English

文体实验的误导

1999-07-15 来源:光明日报 ■林希 我有话说

中国文坛,一场沸沸扬扬的文体实验,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,许多刊物纷纷提出了种种的文体实验口号,以此来动员作家,吸引读者,似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文学新局面,一大批足以传世的好作品,就要因文体实验的成功而出现了。

尽管各家刊物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文体实验口号,但到现在人们还没有看到对于这场文体实验确切的理论界定,尽管有的刊物设立了“实验工厂”,有的刊物提出了“实验文本”的口号,还有的刊物推出了“跨文体写作”的作品,颇具影响的《大家》杂志赫赫扬扬地确立了“凸凹文本”;但到底这个文学的“实验工厂”在实验着怎样的文学?“实验文本”又是怎样的文本?人们一直也没有得到准确的回答。就是那些提出了各种各样口号的刊物,也对它们的口号无法做出解释。

何以中国文坛必须进行这一场文体实验呢?回答是,当今的文学创作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了,当今的许多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,旧的文体再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,于是作家们必须进行文体实验,以从中找到一种新的生存途径,否则文学就可能消失了,那样作家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
那么,这一场文体实验到底要创造一种怎样的新文体呢?据说这种新的文体,将是一种“模糊”文体,这种文体将是“既有小说的叙事功能,散文、诗歌的个人化感受、报告文学的纪实成分,也有理论的思辩色彩,还可以配以图片”。其实,还可以引进其他的文艺表现手法,不知道能不能再配上声带,更不知道会不会再搭上一点什么表演。模糊嘛,何不就模糊到底呢?

这场文体实验虽然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,可悲的是,人们谁也说不出这种文体的成功之作是哪一部,也看不到有什么足以传世的好作品推出,更不见文学作品失去读者的现象有什么改变;如果说也有一点点热闹的话,那就是一大堆让人们读过之后丝毫留不下什么印象的作品,倒被制造了出来。一些标榜是文体实验的作品,没有深刻的思想,缺少严肃的艺术态度,匆匆忙忙地制造出来,又由制造者自己匆匆忙忙地抛掉,一代新的空头作家随之在文坛出现,人们只知道他们是作家,也知道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作品,但谁也说不出他们写了哪一篇作品,更说不出他们制造了哪个艺术形象。而且这批空头作家还目空一切,自以为扭转了文学写作的现状,改写了中国文学的历史,更给寂寞的中国文坛创造了又一个春天。

恕我直言,当今文学写作到底缺少的是什么?作家的真诚,不是实验出来的,文学写作的现状,也远不似某些热衷实验的作家所说的那样,就真的失去了读者,只是因为一些作家急于做明星,所以他们才想出奇制胜,想通过文体实验使自己成为天王级的文学巨星。

文学写作的价值,首先还在于对于历史、时代和社会人生的关注,一部作品的成功,首先还在于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她的艺术魅力,归根到底,文体实验只是一种包装,绝对不能代替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艺术造诣。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应该说也是一种文体实验了,但这是建立在“为人生的艺术”这一基本追求上的,还因为有了鲁迅先生的《狂人日记》和《阿Q正传》,中国新文学才得以获得她的巨大影响。而那些只热衷于实验的作家,最后却落入自己为自己设下的实验陷阱里了,这个可怕的教训,人们不会忘记。

和任何一种门类的学科一样,实验只能是一种手段,以实验为目的,实验就成了一种游戏;把大批年轻人引进实验,而又不能写出成功的好作品,那实验只能是一种误导,它会使年轻人失去方向,直到最后失去写作的信心。

我们也读到了一些被实验者鼓吹说是“引人注目”的作品,但只是感到一种空旷,这些作品一大堆的语言,一大堆的感觉,还有一大堆的性。自然,这些作品确实写得花哨,里面有类如剧本的对话,有文学的描写,有诗一般的感情抒发,还有印在文字旁边的名人语录,甚至还有数学、化学公式,也间杂着一些英文、日文(其他语言,中国人认识的不多,也就不添加了)。然而,遗憾的是,尽管我们的作家费了那么大的力气,他们的实验作品还是不能引起社会震动,大多数作品随着发表也就随着被人们忘记了。

事实已经不容乐观,人们不禁要问,这场文体实验到底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什么?一些空头作家的出现是不是这场文体实验的结果?一些作家的名字在刊物上已经出现了成百上千次,读者就是记不住他们。而最可怕的是,这些作家还在孜孜不倦地进行他们的文体实验,这也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悲哀了。

一部成功的作品到底可贵在哪里?一场文体实验似也为我们做出了回答。中国社会远还不为美满,作家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文体实验上面,由此而淡漠了对于社会人生的关注,这到底会不会产生积极的成果?人们已经不能不向热心的实验者们问一句了。

文学总是寂寞之道,好作品总是要用作家的心灵去写,更要用作家的血和泪去写。就在这场沸沸扬扬的文体实验进行的同时,我们还是看到许多作家安于寂寞地写作。好作品到底出于哪一些作家的笔下呢?时间总会做出回答。

文体实验总是一件好事情,但实验毕竟只能是实验,什么事情多迈出一步,就容易到达它的反面。文体实验有误区,一个多少也写作过一些作品的作家,难免会有一点担忧。

恕我直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